分子篩自1756年從自然界發現到現在已陸續發現36種之多。這種天然分子篩是一種結晶的鋁硅酸鹽,因將其加熱熔融時可起泡“沸騰”,因此又稱沸石或泡沸石,又因其內部微孔能篩分大小不一的分子,故又名分子篩或沸石分子篩。目前人工合成的沸石分子篩已超過百種。最常用的有A型、X型、Y型、M型和ZSM型等。沸石分子篩具有多孔骨架結構,其化學通式為 ,其中Me主要是K+、Na+、Ca2+等金屬陽離子,x/n為價數為n的可交換金屬陽離子Me的個數,m是結晶水的分子數。
分子篩在結構上有許多孔徑均勻的孔道與排列整齊的洞穴,這些洞穴由孔道連接。洞穴不但提供了很大的比表面積,而且它只允許直徑比其孔徑小的分子進入,從而對大小及形狀不同的分子進行篩分。根據孔徑大小不同和SiO2與Al2O3分子比不同,分子篩有不同的型號。如3A(鉀A型)、4A(鈉A型)、5A(鈣A型)、10X(鈣X型)、13X(鈉X型)、Y(鈉Y型)、鈉絲光滑石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