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活性氧化鋁是吸附劑,具有豐富的比表面和孔容,基于對活性氧化鋁孔產生的認識, 提出活性氧化鋁孔結構的網絡模型, 即活性氧化鋁的大、中、小孔的存在形式: 微粒子間的孔道形成大孔, 一次粒子聚結形成大小不等的微孔或中孔(<2nm或2~5nm),微粒子間的大孔網絡相互連通并貫穿整個載體顆粒, 即大孔之間相互連通, 并不是隨機分布于小孔之間, 這些可以由壓汞實驗中的大孔區域出現的峰形得以驗證, 若把活性氧化鋁顆粒分成多個微型網絡的組合體, 把微粒子顆粒視為球形, 在球體的內部和表面隨機分布點, 點的位置代表了孔的端點, 活性氧化鋁球體表面的孔口和氣相主體直接相連, 每一表面的點和內部的都有一通道連接, 而且內部的點與它相距最近的二個點相連, 兩點之間的連線代表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