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研究所制得的氧化鋁的晶型并與成品氧化鋁晶型進行對比,對其粉末進行了XRD測定,結果見圖1。
圖l(a)為將得到的干凝膠經450度燒結0.5h得到的A12O,粉末的XRD圖譜,其3個特征峰的位置和晶面間距d值與活性氧化鋁的JCPDS標準卡(卡片號10—0425)基本相符, 由此可知,在450度空氣中焙燒0.5 h制得的粉體材料已形成活性氧化鋁,晶體結構,不過譜峰寬化,還有一些晶面沒有出來,表面還未結晶。
取濃度為0.5mol/LA1Cl3水溶液,在高速攪拌下向溶液中滴加NH3·H2O,加入擴孔劑PEG2000,擴孔劑的量為PEG/AI3+=1:20,將得到的于凝膠分別在500℃和600 oC空氣中焙燒0.5h,制得的活性氧化鋁粉末的XRD圖譜分別如圖1(b)、圖1(C)所示。由圖1(b)可知干凝膠在500℃空氣中焙燒O.5h,仍然是非晶態結構的、結晶度低的活性氧化鋁,,且焙燒后樣品呈灰褐色,部分有機物未完全分解,發生碳化現象,不利于改善活性氧化鋁的孔結構,發揮不了擴孔劑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