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性氧化鋁通常是由其水合物在高溫條件下加熱脫水而得,不同水合氧化鋁在不同煅燒溫度下可以得到不同氧化鋁晶型。γ-Al203通常由擬薄水鋁石在550℃ 以下煅燒脫水而得。前驅體結晶情況、顆粒大小直接影響煅燒后γ-Al203。的晶型和粒度。而擬薄水鋁石的成膠機理,一般可認為在NaAl02溶液和CO2成膠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反應:
2NaOH+CO2一Na2CO3+ H2O (1)
2NaA102+ CO2+3H2O一2AI(OH)3+Na2CO3 (2)
NaAl02+ 2H2O— AI(OH)3+ NaOH (3)
Na~CO3+ oO2+ H20— 2NaHC03 (4)
NaHCO3+ AI(0H)3一NaAI(OH)2CO3+H2O (5)
成膠反應的最初是NaOH 與CO 的中和反應即反應(1),隨后是反應(2)和(3)。一般認為,NaA102溶液與CO2的中和反應生成的水合氧化鋁在合適pH下經老化生成擬薄水鋁石,而NaAlO2溶液的水解反應生成的是三水氧化鋁。這兩個反應的速度主要取決于成膠反應的溫度、終點pH、NaA102溶液濃度和CO2的濃度及流量等。當成膠反應溫度較低時,中和反應占絕對優勢,生成物以擬薄水鋁石為主,當反應溫度較高(>55℃)時,NaAl02溶液的水解反應速度加快并逐漸占優勢,所以當溫度為60℃時,生成物基本是三水氧化鋁。終點pH 對生成物類型的影響也很明顯:當pH≥11.0時,生成物為三水氧化鋁或三水氧化鋁和擬薄水鋁石的混合物;而當pH在10.50附近時,在合適的條件下,成膠過程中NaA10 溶液的中和反應占絕對優勢,并NaA102的轉化率>95%,生成物基本上為擬薄水鋁石,但依然存在少量三水氧化鋁。